极地科考呼叫航空支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16-03-25 | 32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提出要“极地科考呼叫航空支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在规划的海洋重大工程“雪龙探极”中明确要提升南极航空能力,初步构建极地区域的陆—海—空观测平台,研发适用于极地环境的探测技术和装备,建立极地环境与资源潜力信息和业务化应用服务平台。中国极地科考迫切需要提升航空力量。

  航空力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极地科考中使用很普遍,有的国家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使用飞机在极地进行科学探测活动。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极地科考,属于后来者,缺乏极地航空科考能力。过去我国曾共用过国外的一些飞机,例如DC系列和“双水獭”等老式飞机,中国在八九十年代的极地科考中都使用过,其为我们的科考站建设、物资补给、人员运输等做出了很大贡献。飞机在极地科考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南极大陆地域广阔,从极地中心点到科考站经常需要借助飞机来运输人员。对科考船来说,当不知道前面海面情况如何时,直升机就可以飞出去百十千米探探路。配合一些机载雷达和探测设备,加上地面设备、空中卫星等,航空装备可与其他设备一起为科考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极地科考最重要的就是运输和探测。我国国产直升机曾经参与过极地科考,但是直升机的运载能力十分有限,无法满足运输的 要求,仅能适当用于探测和观察。据悉,我国曾经使用过俄制卡-32直升机用于极地科考,被命名为“雪鹰12”。卡-32直升机装备有两台TB3-117BMA型发动机,其抗风能力较强,可抵御最大风速达20节,机上还配备有GPS定位仪和救生设备,可应用于森 林航空消防、城市消防、搜索救援、复杂高层建筑安装和海上作业等。它的最大飞行半径为800千米,飞行时间为2.5小时,一 次能吊运5吨重的货物。而参与过极地科考的国产直9直升机最大吊运能力仅为1.6吨。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收官在即,本次南极科考格罗夫山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到陨石630块,总重量为1722克,其中最大 一块438克。至此,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从数量上看,继续稳居世界第三大南极陨石拥有国。

  陨石是来自于太阳系的岩石样品,保存了星云凝聚、行星堆积、火星等类地行星熔融分异等过程的信息,对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认识地球等具有重要价值。南极存在陨石富集区,因此陨石收集也是各国南极考察的重要项目。位于东南极的格罗夫山地区是一个陨石富集区。中国自第15次南极考察(1998年至1999年)以来,先后在格罗夫山地区开展了7次内陆考察,经过多年积累,包括本次收集到的陨石在内,共收集到南极陨石12665块,是除美国和日本之外世界第三大南极陨石拥有国。

  

  据格罗夫山陨石收集项目现场执行人陈宏毅介绍,本次南极科考格罗夫山队共安排陨石收集5天,实际工作时间累积43小时,主

  要采用人工徒步行走和肉眼识别的方式收集。通过现场初步分类,确定收集到的630块陨石中可能包括橄辉无球粒陨石、玄武岩

  质无球粒陨石、橄榄陨铁、3型普通球粒陨石和碳质球粒陨石等特殊类型陨石约10块。

  同时,还首次通过多旋翼无人机航拍方式,观测冰流方向、探路和寻找碎石带分布区,为陨石寻找工作提供参考。

  格罗夫山陨石数量虽大,但质量和特殊珍贵类型陨石数量都还不够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陨石收集的成果,有必要在格罗夫

  山地区开展针对性的陨石富集规律研究,寻找新的陨石富集区和采用新的搜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