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科考队员讲述南极之旅:158天的科研硕果累累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16-04-20 | 353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队在经历158天的航程后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母港上海。此次科学考察,科考队员们在神秘而圣洁的南极经历了哪些故事,又取得了哪些成果?近日,记者专访了考察队中2名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科考队员,听一听他们讲述的南极之旅。

 探索“海洋热带雨林”的奥秘

  广袤的南极是这个地球上唯一一块尚未被人类开发的洁净圣地,而在这片土地之下,孕育着丰富的生命。海洋二所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副研究员郝锵将南极比喻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越低的海水温度能够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激活了整个南大洋的生态系统。”

  激活南大洋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成分有什么?这套生态系统能够支持起多少生物在这里生活,这些生物又能够固定住多少的二氧化碳?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追索,正是驱动郝锵去往南大洋的一大原因,“我们去往南大洋,将那里的海水取样回实验室里并对其中的溶解氧、营养盐、颗粒有机碳等做分析,以此弄明白整个生态系统藏着的秘密。”


科考队员共同合作布放沉积物捕获器


  给全球碳汇做一个系统的“体检”

  作为郝锵的同事,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副研究员赵军这次是四年来第二次前往南极,这次去的目的虽然与郝锵有些类似,但他比郝锵更要“操心”一些。除了对南大洋海水样品多个项目的检测和分析外,他还要负责两套沉积物捕获器的布放工作。

  “这两套由底砣、捕获器、浮球组成的捕获器将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分别扎根于南大洋的浅层和深层水域中,并收集起这一年海水中沉降颗粒物的信息。”赵军告诉记者,对于它们的布放完全是一个“看天吃饭”的事情,因为天气原因,科考队或许只有半天的窗口期来进行工作。另外一方面,由于这套设备要在冰冷的南大洋扎上一整年,所以只有等来年把设备和样品收回来才能算的上真正的放心。

  而说起自己的研究领域,赵军生动的说,自己和同事是在给神秘的南极做体检。作为全球碳汇的中心,南大洋虽然只有全球海洋10%的面积,但吸收了全球1/4的温室气体,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也在影响着南极的生态,而通过自己项目获得的数据,能够更好的了解南大洋长期的生态环境变化,并去结合外界大的或者小的局部气候信号为其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在南极与雪龙号合影


  曾以为惊涛骇浪才是危险,但其实危险无处不在

  对于南极人们有着独有的向往,但是真正到了南极却发现其实危险无处不在。

  常年在海上科考,总会遇上那么一些海况恶劣的时候。“南大洋的天气令人捉摸不透,真要是遇上恶劣天气,连‘雪龙号’这吨位的船都要剧烈摇晃起来。”赵军回忆说,有天晚上刚要入睡船就突然开始摇,而此时想到实验室里摆放着的各种实验仪器,自己立马往那个方向冲去。而郝锵也一样,想着甲板上培养着的样本,得去固定好。

  “以前我们以为危险是那种惊涛巨浪,几十米的那种,我经历过,其实还蛮恐怖的,但事实上危险不仅仅是巨浪。事实上它的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一不小心掉到水里,五分钟以后人就失去知觉了,而此时直升飞机连机库都来不及推出。”

  虽然南极科考充满着危险与挑战,到达作业区后科考队员们要与时间赛跑,有时候整整一周的时间都需要通宵奋斗,但是在像赵军和郝锵这样的科考队员看来,去南极做科研的目的是要保护它,因为南极或许承载着地球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