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行动丨听南极勇士讲科考故事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16-04-29 | 373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低温低气压下,煮出来的米饭都是一种糯米糕的感觉;两个月没有洗澡,看到浴室就激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15级博士生刘科,作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内陆队队员,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写下万余字科考日记,展示了“南极人”的不易。

       去年12月5日,刘科和队员们从雪龙船乘坐KA-32直升机下船。南极的严寒大家都能想象。考察队员的衣服都是特制的,“衣服和雪地靴加起来差不多有10多斤重了,行动很不容易。”刘科记录,在南极低温、低气压环境下,做饭都有很大挑战。“昆仑站的气压只有580百帕,比南京低了将近一半。做饭前,都要挖雪化水,气压太低水还烧不开,因此煮饭都要用高压锅,煮出的米饭有一种糯米糕的感觉,已经看不出一粒粒的米了。”南极科考路上的住宿是“在雪橇上的一个集装箱里”。老式的舱里住8个人,新舱里6个人,加上个人物品、食品,早上一起起床,穿衣服都困难。

        到了900公里处的“鬼见愁”、看到中国在南极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开赴南极海拔最高点……一路过去,极低的气压让人不能呼吸,但看到国旗的一瞬间,自豪感油然而生,“最高点4093米,用几个空油桶堆积做了标志,附近还放置了一个司南和一个大鼎,极具中国风。大家在那里尽情拍照。

    此次昆仑站的科考分为五大部分:深冰芯钻探;站区周边GPS点加密及复测;天文望远镜设备安装及更换;轧机场和昆仑站内部设施的完善及试运行等。队伍也基本分为5个人一小队,刘科属于深冰芯钻探组,主要任务是深冰芯钻探。

    据介绍,冰芯就是钻取自冰川内部的芯,堪称“无字的环境密码档案库”,可以通过其研究检测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现代气候与环境变化、预测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

    “深冰芯钻探的冰芯房设立在昆仑站后方50米处,除了几根竹竿标志,什么也看不到。经过一年风雪,冰芯房的门早已深埋在雪下了,扬雪机将冰芯房的前后门挖开。”他介绍,第一次进入冰芯房,深冰芯钻让大家大开眼界,但房间里钻孔液的气味很难闻。“刺激性极强,闻过以后就会咳嗽,呼吸道很难受,考察队配备了防毒面罩,防护眼镜。但在南极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戴着防毒面具呼吸,非常难受。”刘科在日记中写道。

    1月3日,冰芯房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刘科他们打出了第一支深冰芯,长360cm,之后冰芯钻探便开始两班轮换作业,每班8小时。此次,南极考察打出深冰芯351.5米,使中国深冰芯累计达到654.5米。

    1月21日,昆仑站的科考全部结束。刘科说,在内陆昆仑站这一个月里,除了在800公里和600公里见到两只贼鸥外,没有见到任何生命迹象。


    返程期间,波折不断。“1月31日,本来是在泰山站休整的日子,这一天,考察队遇到了暴风雪,能见度不足10米,出去的瞬间就会被雪洗一次脸,没有护目镜根本睁不开眼睛。”

         2月5日,中国农历腊月廿七,刘科他们抵达距离中山站75公里的地方,接着连夜加班完成钻冰芯任务。2月7日,除夕下午两点多,考察队到达内陆出发基地。简单收拾几件衣服,乘坐直升机返回中山站,到了站区直奔澡堂。刘科写道,“你可能无法理解两个月没有洗澡的人来到浴室的激动,感觉这是人生中洗得最爽的一个澡,那么尽兴。”

    3月8日,雪龙号一声鸣笛,刘科和队友们开始返航。4月12日上午,雪龙号顺利抵达上海港,标志着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