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返航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18-03-28 | 349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03-27 索小邦 suban索邦


当地时间23日16时(北京时间23日11时),随着最后一台温盐深仪从4000米深海回收至甲板,“雪龙”号鸣笛三声,庆祝在南极阿蒙森海的海洋调查圆满完成。至此,“雪龙”号在南极的科考任务全部结束,载着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正式返航回国。

据悉,“雪龙”号返航途中还将进行走航观测等业务化调查工作,预计4月20日抵达上海。

自2017年11月启程以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中山站度夏科考任务、普里兹湾和罗斯海大洋调查、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及前期建设等多项任务。本次科考的集中作业已全部按计划完成。

科考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介绍,南极绕极流主要是由南半球西风驱动,是地球上最强的海流,也是唯一的东西贯通洋流,在全球大洋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经126度断面是该海域仅有的两个曾有历史数据的经向断面之一,美国曾在此断面做过观测。此次观测获得的新数据对于研究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说,这是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在西风带和南极绕极流核心海域开展全深度断面观测,获得的数据对研究最近几十年南大洋水团和环流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何剑锋告诉记者,此次“雪龙”号在阿蒙森海区域内完成了5条断面39个站位的全深度、多学科综合调查,布放深水潜标1套。其中沿西经126度完成的南纬60度至72度46分的海洋断面观测,总长达1420公里,是中国南极考察有史以来最长的全深度海洋综合观测断面。本次调查所获数据将弥补中国在该区域研究的空白,为国际南大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