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预约
索邦企鹅君:南极勇士再次发来“南极日记”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15-12-15 | 2333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14日,随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出征南极的中科院寒旱所副研究员李传金抵达南极中山站后,通过顺畅的网络第一时间发来了他的第一批“南极日记”,以期与读者分享他的第二次南极美妙之旅。

  李传金出发后日记节选

  2015.11.09 东海外海 晴 第6天

  海上的风浪大了起来,许多初上船的队员出现晕船症状,餐厅吃饭人数比较少,且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胃口。

  虽然我也感觉不舒服,但还是坚持着吃了一日三餐,并完成了今天的海水样品采集及气溶胶采样换采样膜的工作。

  2015.11.11 南海(临近菲律宾) 多云 第8天

  今天的风浪不大,因为临近赤道,此区域属于气候上的赤道无风带。下午进行了本次南极大学的第二讲,孙波教务长做了关于“南极科学前沿和32次队考察亮点”的科普报告。他介绍了本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突出亮点,其中中国固定翼飞机(雪鹰-61)首飞冰穹A将是本次队的最大亮点之一,这将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海陆空全面立体考察阶段。

  2015.11.12 南海 晴 第9天

  由于雪龙船航行在菲律宾周边海域,按照惯例,需要执行防海盗的工作。工作就是四人一组的队员在后甲板及左右舷来回巡视,用强光手电照射海面,如果发现可疑船只,立即报告驾驶台。我排在第一组,执行晚上十点至十二点的巡逻任务,一切平安无事。

  2015.11.13 菲律宾外海 多云

  第10天

  上午9点40分,雪龙船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现在的我们已经身处另一半球的海域。

  2015.11.14 爪哇海 多云 第11天

  雪龙船自起航以来,一直保持快速的航速,今天船只已经进入了爪哇海,穿过这片海域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后,我们的船只就进入印度洋了。

  2015.11.18 西澳印度洋 阴 第15天

  中午开始,雪龙船开始大幅度地摇晃,极容易使人晕船。船渐渐靠近本次第一个补给点——西澳的弗里曼特尔。

  2015.11.19 西澳弗里曼特尔港锚地

  多云转晴 第16天

  上午9点,召开了西澳靠港前的外事教育会。介绍了雪龙船靠港期间的外事规定。

  2015.11.20,西澳弗里曼特尔码头

  多云 第17天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终于近距离看到陆地——弗里曼特尔。上午,雪龙船开始从锚地向码头行驶。由于本航次需要从澳大利亚补给和上船的物资比较多,因此,雪龙船要先停靠货运码头,我们也可以下船去逛逛。

  2015.12.7 中山站出发基地 晴

  第34天

  今天一天仍然在出发基地工作。早上8点,直升机Ka-32准时将我们在出发基地工作的24名队员送到目的地。上午任务是将俄罗斯朋友帮我们拖出来的雪橇拖回生活区,以便进一步修整雪橇。下午,由于飞机一直在吊运内陆队的食品及科考物资,吊运用的网兜需要快速地运转,所以我们拖橇组被抽调去搬运食品及科考物资。

  2015.12.8 中山站出发基地 晴

  第35天

  今晚住在出发基地,是今年内陆科考的内陆第一夜。相信今晚必是难忘的一夜,时隔三年,又回到熟悉的地方,开始了曾经熟悉的生活方式。在发电机绵绵不绝的轰鸣声中悄然入睡。在窗帘遮住南极极昼的阳光就进入夜晚的虚拟夜晚中安然入眠。

  2015.12.11 中山站出发基地 晴

  第38天

  我们上出发基地工作已经快一周的时间了,工作已经渐进尾声。

  中午吃完午饭,我去参观了一下最近刚到中山站的固定翼飞机——雪鹰61。红白相间的配色,在白雪停机坪上显得非常漂亮。飞机体身不大,可以同时容纳12名人员乘坐。与普通客机不同,雪鹰固定翼飞机机头比机尾部高出不少,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昂首随时准备起飞的大鸟。

  这几天固定翼飞机试飞了几次,我们在出发基地工作时见到了每个过程,飞机起飞、落地都很顺畅,看来国外飞行机组的人员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今年固定翼飞机要执行首飞内陆昆仑站的工作,有这样优秀的飞机以及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相信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2015.12.12 中山站出发基地

  晴转多云 第39天

  今天依然在出发基地工作。出发基地现在有三支队伍,一支是格罗夫山队,一支是固定翼飞机组,另一个是我们昆仑队。我们和格罗夫山队在出发基地住宿,每天不回中山站,固定翼飞机队每天都回中山站。他们有几个老外机组人员和地勤,其中有个女生,可能是觉得太不方便了吧。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已经结束了连橇的工作。听说我们昆仑队今年将会有九辆雪地车参与运输,这样就会大大减轻了每辆雪地车的压力,从而更轻松地完成任务。
  这几天我们生活舱一直是最热闹的地方,既是我们的食堂、聊天室也是信息呼叫中心。来自东航的厨师每天要准备三十多人的一日三餐,比较辛苦。我们队员谁闲时就过去帮一把,还固定了两人帮厨。这种忙乱的日子明天就会结束了。明天我们会往内陆40公里的地方送油罐和航空食品,出发基地气温还是比较高,航空食品大部分都是冷冻食品,内陆的低温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