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预约
我国南极科考队在南大洋开展第一站作业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15-12-31 | 2711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29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在南极半岛海域展开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这是本次科考队在南大洋开展的第一站作业。这也是我国成立“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科研专项以来,在南极半岛地区开展的第3次海洋综合考察,也是站位最多、调查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计划执行59个重点站位的调查和取样,持续10天左右。


  船时29日凌晨1时30分,“雪龙”船到达了32次队南极半岛南大洋综合海洋调查作业区第一个作业点,船长小心翼翼地指挥着“雪龙”船掉头,准备把即将开展作业的右舷转成迎风。凌晨的海风凛冽刺骨,风速能达到每秒14米。刺眼的阳光从天边的乌云缝隙中射出,洒在布满海面的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冰体上。这里向西南不远就是著名的拉森冰架,这里不仅是海冰区也是冰架崩解区。



(发现的海星)
  与此同时,大洋队第一个站位作业正式开始。科考队员将温盐深剖面测量仪(CTD)从中部甲板下放到海水中,获得全深度的温度、盐度、海流、溶解氧等海洋要素的剖面资料,并在不同层次进行海水采样,然后对样品进行分析处理,为海洋生物、化学等学科的观测提供支撑。



(发现的海蜘蛛)


  同时,在“雪龙”船尾部甲板,科考队员通过鱼类浮游生物拖网、箱式取样器、底栖生物拖网等设备,获取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样品。每个站位根据任务情况进行1小时~5个小时的作业后,“雪龙”船继续驶往下一站位。在大洋作业期间,科考队员将持续不间断工作。



  大洋队队长矫玉田表示,通过此次多站位的大洋考察作业,科考队将系统掌握南极半岛海域的海洋水文、气象、声学、海冰、海洋沉积及古环境古气候、地球物理场与地质构造、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基本信息和第一手资料,为全面认识南极周边海洋环境、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深入了解极地“海-冰-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依据。


  南极半岛位于西南极洲,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南纬63°)的大半岛,它东濒威德尔海,西濒别林斯高晋海,近海陆架宽阔。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极半岛海域成为各国海洋科考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国家对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调查越来越重视。本次大洋队由27人组成,分别来自全国13个科研院校单位。(中国海洋报 特派南极记者吴琼)

(编辑:李严 审核:金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