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预约
诗赋中华,词话端阳--弘扬民族文化,索邦传递践行
来源: | 作者:subangroup | 发布时间: 2020-06-26 | 23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民间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祭祀、娱乐、保健、食疗等民俗活动。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诗句丰富了人们对端午习俗的认识,而端午节已入选为世界“非遗”项目,受到更广泛的重视。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家有诗书风自清”,因此,今年的端午,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以节日的各种习俗,来一场“诗赋中华,词话端阳”的阳春白雪之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出自唐·文秀《端午》。屈原因受政治诬蔑而投身汩罗江以明志,人们以粽子投入江河祭祀龙神、龙舟竞渡祭祀水神的方式来祈愿保护屈原尸首,使包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民俗更具文化内涵。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宋代的角粽是用五彩丝线来缠索打结稳固,煮熟的粽子放在金盘里传送,十分注目,惹人垂涎。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出自唐·张建封《竞渡歌》。诗句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精彩一刻,随着响亮沉稳的三下鼓点声起,红旗开路,两艘龙舟如蛟龙般跃出水面、飞弛竞渡而去。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端午》。端午节衍生名称达二十多个,其中端阳节、屈原日、菖蒲节、浴兰节是最广泛的别称。诗句展示了浴兰节两项民俗:以五彩丝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即“缠五彩线”和“挂符篆”来辟邪驱恶,后演变为“佩香囊”民俗。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出自清·李静山《端阳》。端午时节樱桃、桑椹都熟了,悬挂上菖蒲,再买来雄黄酒饮上一壶,颇应节庆。饮雄黄酒亦是端午民俗。最初是抹雄黄酒在儿童身上以驱蚊虫,后多为男性、成年男女饮用。因雄黄含有毒性,饮雄黄酒不宜过多。



    中华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有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都应在我们的手中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爱我中华,索邦传递践行。小编在此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